以辽宁朝阳为中心的大地上发现的古生物化石种类繁多、世界罕见,被命名为“热河生物群”。热河生物群是距今一亿多年的白垩纪早期,或侏罗纪与白垩纪交替时期,在我国北方、蒙古、西伯利亚以及朝鲜和日本等地区爆发的一个古老的生物群,分为热河动物群和热河植物群两部分。热河生物群代表了地球中生代生物更替的全过程,也是新生代生态体系的摇篮。
1热河生物群产生的地理条件
辽西具有独一无二的产生新生物的地质环境。一亿两三千万年前,地球北半球有一巨大的古陆,后来形成了欧亚大陆。欧亚大陆的东部,也就是以今天的朝阳为中心的一个巨大区域,包括了中国的北部、蒙古以及西伯利亚东部的外贝加尔地区,由淡水包围着。淡水能滋润万物,孕育着新的生命。
中生代以来,朝阳地区被卷入濒太平洋活动带,受太平洋板块向中国东部板块俯冲作用影响,产生了一系列盆岭相间的构造格局。盆地内以火山沉积构造为主,其中赋存有极丰富的生物化石。产生的主要盆地有7个,分布在朝阳大地上的盆地,有金岭寺—羊山盆地、北票—朝阳盆地、建昌—喀左盆地、凌源—三十家子盆地。这些盆地周围伴随着频繁的火山活动,大量沉降的火山颗粒为水体中的低等生物提供了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各种由低等到高等的动植物组成了复杂有效的生物链。由于各类盆地的相对隔绝,地势变化较大,同一时期的不同地点以及同一地点的不同时期往往存在气候上的较大差异,因此存在复杂多变的小环境和生态灶。由于异常的外界条件,如火山的喷发等因素的不断发生,可能更容易引发基因的突变。在这样的古生态条件下,形成丰富生物种类的机率便大大增加。同时,各类生物可以占据不同的生态环境,以鸟类为例,便形成了以树栖生活为主的反鸟类和以水边生活为主的今鸟类。当时树上、陆地和水边生活的生物种类几乎同样丰富。因北半球气候湿润,形成了陆地生物的大爆发,使辽西地区的生物物种空前繁荣。那时辽西的环境可以说是地球物种的天堂,记载地球历史的银杏树和现在的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中华鲟在那个时代就已经生长着。同样由于频繁的火山活动和构造运动,导致大量生物的集群死亡后,并能迅速将其加以埋藏。由于许多湖泊水体较深,生物被掩埋后很少受到外界的侵扰,因此,保障了生物的完整保存,包括许多一般条件下难以保存的软组织、皮肤及其衍生物的构造。总之,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天时地利的因素,才使得我们今天得以看到亿万年前栩栩如生的生物景观。
2热河生物群的初期发现
美国地质学家A.W.Grabau(1870~1946)在上个世纪首先发现了朝阳大地古老的生物和生命演化的信息。A.W.Grabau1901年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20年应聘到中国,任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古生物室主任,兼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学教授。1929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通讯研究员。1934年任北京大学地质系主任。A.W.Grabau是一专多能的地质学家,把自己的后半生完全贡献给了中国古生物学、地层学奠基的伟大事业。1928年,A.W.Grabau教授出版了一部科学巨著——《中国地质史》。在这部书里,他第一次提出了“热河生物群(Johol Fauna)”这一名词,用来代表分布于东亚狼鳍鱼岩系的综合化石群,而将当时热河省凌源市附近含化石的地层定名“热河系(Jehol Series)”。“热河”之称得名于化石群的经典产地,即当时的热河省东部地区。从20世纪30~40年代以后,热河生物群这一名称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地质学文献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热河省被撤消,其西部划归河北省,东部划归辽宁省。原热河生物群的经典产地因此落在了今天辽宁省的西部,即辽西以朝阳为中心的地区。但是,热河生物群这一在地质古生物学